缅甸政治环境变化,对翡翠稀缺性的影响

2022-12-03 14:16

缅甸独立后不久,缅族军事强人吴奈温于1962年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对内实行“缅式社会主义道路”,把原有的传统经济形态打破,统归于军事独裁控制下的国有化经济制度,对外闭关锁国,把缅甸的国际贸易活动降到低谷。

翡翠的贸易活动同样被军政府重构,一方面通过军事力量攻占、控制帕敢玉石场,由国有采矿企业垄断翡翠资源的开采,排挤其他参与者;另一方面,在仰光开设翡翠毛料公盘,建立当局规定合法的交易模式和贸易线路,只有通过公盘、走海运路线绕道广东口岸进入中国的毛料才被认定是合法交易的国际贸易商品,而不经过公盘、穿越中缅国界的传统贸易线路则归为走私。

通过政治策略制度化经济活动方式,并以军事力量加以保障,使翡翠国际贸易的利润大量把持在缅甸军事集团的手中。然而,这些举措对原本的翡翠贸易自由市场带来了三个后果:

一是由于缅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一直以武力争夺并确保各自在帕敢玉石场的利益,导致翡翠资源无法在一个公平、安全、可持续的状况下开采,市场原材料供给极不稳定。

二是中缅边境关闭导致流通的翡翠成为黑市交易的走私品,交易规则并无任何法律保障,买卖双方的风险性都极高。

三是还挤压出第三条贸易路线,即沿中缅边境缅甸一侧至金三角,进入泰国清莱、清迈形成市场,再到曼谷海运的走私线路。该线路不但和仰光公盘线路一样舍近求远,且依靠马帮托运,道路艰险,运输过程中随时可能面临武装冲突,大大增加了流通成本。

以上三个后果皆因缅甸军政府以行使民族国家权力的合法化名义、在国家疆界范围内与其他贸易参与者争夺翡翠资源利益而起,最终却转嫁致翡翠的生产和流通成本加剧,客观上产生了翡翠的稀缺性。

近30年的闭关锁国和内战导致缅甸经济崩盘,成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缅甸军政府也于1988年被主张实行市场经济的新军人政府取代。新政府鼓励私营经济发展,玉矿开采也呈现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并行的局面,加上中缅木姐——瑞丽口岸开放,中缅边境的部分贸易活动恢复合法化,缅泰线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政府当局的利益不可动摇,翡翠毛料依然必须经过仰光(现为内比都)公盘才能获得合法通关资质,军人集团控制的采矿贸易公司依然是缅甸最大的翡翠企业,中缅之间无论陆运或海运走私情况依然大量存在,翡翠在缅甸境内的生产和流通成本并未降低。

翡翠的产销过程,原本应该自然而顺畅地环环相扣,现在却横亘着一道“铁闸”,把生产与销售割裂开来,而“铁闸”的掌控者便是国家,它从其政治经济需要出发任意决定闸门的开关及其程度、时间和范围,不仅大幅抬高了生产和流通成本,而且制造了稀缺性。

(本文节选自中文核心期刊《贵州民族研究》作者:何明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